[吃喝玩乐]全省仅三处!乐山这个地方入选2023年全国“村晚”!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文明上网,不得侵害他人人身权益。若发现侵权行为,请及时举报。电话:2445153、QQ:1661590036
好消息!好消息!“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正式公布,乐山1地成功入选。 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暨启动仪式于近日举行。启动仪式上公布了“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乐山市市中区苏稽镇入选,四川省共有3个点入选。该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联合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共同主办,旨在用农民自编自导、自演自赏的“村晚”作品,唱身边事,演身边人,道家乡美,赞新生活。 乐山乡镇众多,为什么苏稽镇能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入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下面就来一睹苏稽的风采! 苏稽镇,始建于隋朝,又称桂花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距乐山大佛11.7公里、峨眉山21.2公里,是连接名山、名佛之旅的黄金驿站。 古镇记忆 历久弥新 这里不仅物华天宝,风景秀丽。古镇上保留了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明清时期修建的的青瓦房错落有致,一户挨一户,高高的台阶,很有年代感,漫步在小巷中,如同穿梭在静谧的旧时光中。 茹公桥。此桥承载着一代又一代苏稽人的记忆,站在桥上,看缓缓流淌的河水叮咚,悄无声息穿过漫水石桥,感叹长虹卧波魅力依然。 乌木文化博览苑。国家4A旅游景区,是一座以乌木雕刻艺术为主要内容,集乌木雕刻艺术的收藏、研究、展示为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是四川最具影响力的私人博物馆。 这里自古物阜民丰,人才辈出。苏稽镇依托古镇建设,提炼地名文化、方言文化、码头文化、美食文化等地志文化,培育鱼鹰捕鱼、牛儿灯等地域文化符号。 近年来,苏稽镇依托“一村一品”“周末文化惠民演出”等,鼓励群众自发开展广场舞、全民健身等活动,努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家乡代言人”孵化培育工程,并通过创作短视频、文章等方式提升苏稽宣传影响力和吸引力。如今,这里组建26支文艺队伍,利用周末、传统节假日等时间节点,在苏稽古镇大戏台轮番上演“文化惠民演出周”展演,2022年累计表演 115 场。 美食传承 独有风味 从上街到下街,从南岸到北岸,一路源源不断的跷脚牛肉、豆腐脑、米花糖、凉糕、咔饼、钵钵鸡.....闻着味一路走下去,让人感受到了古镇的无限魅力。 古市香。做跷脚牛肉做成了非遗,它是独一家。足足3层楼,美食种类有很多,一次性可以把苏稽乐山的特色小吃吃遍。 徐凉糕。倘若在古镇走够了就来本地最有名的徐凉糕,软软糯糯的凉糕搭配上正宗地道的翻砂红糖,舀上一口吃在嘴里红糖与凉糕交融在一起,爽口的同时还有一丝回甜。 二食堂卤鹅。二食堂的卤鹅是一绝,没加任何香精色素的卤料,全靠好肉自身的纯粹肉香,色泽鲜亮诱人。 肥多嘟黄鸡肉钵钵鸡。乐山传统手艺制作的钵钵鸡,最重要的是红油底料,底料做好了涮帕子都好吃!肥多嘟的钵钵鸡底料,又麻又香一口一个肉,带着汤汁滋溜进去,别提有多爽。 桥边姑娘软面锅盔。桥边姑娘的红糖香酥饼是爷爷辈传下来的手艺,酥油皮包裹一大坨红糖心子,烤好后外皮酥软带点韧劲,红糖心心还会爆浆! 张吉武米花糖。色泽洁白而略带光泽的米花糖上附带着黑芝麻与花生碎,口感酥脆化渣,香甜可口,口味香甜而不腻,酥脆而化渣。 鞠婆婆。她家的绵绵冰真是太松软了,纹理细腻得简直就不像冰啊!一点儿冰碴子都没有!入口即化,果香缓缓蔓延至口腔、鼻腔。 雷老五豆腐脑。本地人公认好吃的一家,赶场天才开门,想吃还要趁早,去迟了就只有等下场咯。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从2021年开始,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系列活动推出,线上看“村晚”,线下参与“村晚”已经成为“新民俗”。 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将以“启航新征程幸福中国年”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包含启动仪式暨云上发布、《我的宝藏“村晚”》综合性节目、南北小年“村晚”接力展播等内容。其中,倍受期待的小年夜接力展播活动,将于1月14日在央视频、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同步上线,为网友呈现出一场多维度互动与沉浸式体验叠加的文化盛宴。 再次恭喜苏稽镇上榜国家级名单 一起期待苏稽镇更好的发展!
-
2
-
3
-
0
评论2
-
石实点赞👍02023-01-11 12:40:51 举报
-
zbww点赞02023-01-09 22:16:00 举报
到底啦